岁末天寒又一年,且待团圆又逢春。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——大寒。而今年的大寒与腊八喜逢同一天,当大寒遇上腊八,用幸福炉火慢慢地炖,用快乐五谷细细地熬,做成一碗暖暖的粥,伴你度过冷冷的冬。
奶茶店在这个时候推出活动或者限定单品,能给顾客带来与平时不同的消费感受,增强顾客对于门店的好印象,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顾客粘性,促进二次消费或多次消费。奶茶店借势腊八节,自带优势。
01 源自古代的节日营销
对于节日营销最普遍的定义便是指在节日期间,利用消费者节日消费的心理,运用广告、公演、现场售卖等营销手段,进行产品、品牌的推广活动,从而提高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形象。
品牌的节日营销最直接的效果在于产品的推销,通过广告、活动等来刺激消费者购买。如今很多品牌都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节日营销之一,除了短期的销量提升,更是为了长期的品牌形象打造。
腊八喝粥的习俗已经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印象,奶茶店则可以提前一周拉开序幕,进行预热宣传,在腊八当天推出“奶茶版八宝粥”,原料你的门店也刚好都有。
02 高配版的奶茶就是八宝粥
小时候的语文课上,老舍先生在《北京的春节》中提到: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,各种的豆,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。
中国人喝腊八粥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,最早开始于宋代,每逢腊八这天,不论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,还是黎民百姓,都要做腊八粥。
百姓们在腊八当天,用杂粮豆果熬制腊八粥,敬献神明,祈求来年五谷丰登。到了清末民初,食腊八粥的习俗早已不再局限于腊八节,已然成为北方人日常的吃食,也就是如今的八宝粥。
近两年流行的“奶茶加料”和腊八粥颇为相似,谷物天然健康,自带养生的标签,与茶饮结合是现在的消费趋势,红豆、燕麦等谷物粗粮小料在饮品中接受度非常高,饱腹感和价值感皆由它们来提供。
小料承担起塑造差异化的责任,但加料过多的同时,也徒增了很多不太愉悦的饮用体验:“一顿操作猛如虎,奶茶到手一杯粥”、“饮料喝完还剩半杯料”、“这么多料把吸管都堵住了”、“奶茶被小料抢了风头”。
饮品版八宝粥则要做减法,贴合腊八粥主题的同时,也不能过于争抢饮品的风头。